
主講者介紹:
李玉珉教授
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,前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研究員兼處長,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博士,專精於佛教藝術研究。
將於寶吉祥講座與大家分享:
8月06日(四)百變觀音—千姿百態的觀音圖像
8月20日(四)從〈梵像卷〉談南詔、大理國時期的文化與佛教信仰
內容簡介:
百變觀音:千姿百態的觀音圖像
觀音又稱觀世音、觀自在。祂的信仰自三世紀傳入我國,如今供奉觀音菩薩的寺院隨處可見,俗諺云: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阿彌陀」,觀音菩薩無疑是國人最熟悉的大乘菩薩。觀音信仰從性質來分,可分作顯教觀音、密教觀音和中國化觀音三大類。圖像上,這三個系統的觀音形象也各具特色。
西晉太康七年(286),竺法護翻譯《正法華經》,揭開了我國觀音信仰發展序幕,迄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。在這漫長的歲月中,高僧們翻譯了百餘部的觀音經典。經過中國文化長期的薰陶,觀音這位在印度美術中的男相菩薩,到了宋元之際,漸漸變成一位有如慈母般的女相菩薩。觀音這位外來的菩薩,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。本講旨在介紹各種中國觀音菩薩的圖像的源流和發展,以及其中國化的過程。

從〈梵像卷〉談南詔、大理國時期的文化與佛教信仰
唐宋時期,中國西南地區,前後出現了南詔(649-902)和大理國(937-1254)兩個勢力強大的地方政權。現存的南詔、大理國信史資料有限,元明以來撰寫的地方志書,或語焉不詳、或傳說神話揉雜,以至於長久以來國人對這兩個國家歷史、文化的認識一直混沌不明。長達1600餘厘米的〈梵像卷〉不但是大理國唯一的傳世畫卷,更以具體的形象清楚記錄了南詔、大理國的風土民情、宗教神話,且圖繪了數百尊的佛教尊像,好似一部南詔、大理國的圖繪百科全書。在現存的南詔、大理國文物裡,〈梵像卷〉無疑是研究南詔、大理二國歷史、佛教、文化、藝術、風俗等最重要的一手資料。
演講旨在利用〈梵像卷〉的圖像,說明南詔、大理國的衣冠制度,解釋大理國的特殊歷史現象,以及介紹大理國豐富的佛教信仰內容。

推薦閱讀:
李玉珉,《中國佛教美術史》,臺北:東大圖書有限公司,2001。
李玉珉,《佛陀形影》,臺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,2011。
李玉珉,〈(傳)隋人成陁羅造觀世音菩薩像〉,收入李玉珉主編,《觀音特展》(臺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,2000年初版),頁218。
李玉珉,〈法輪常轉—亞洲的佛教造像〉,收入林柏亭、蔡玫芬主編,《探索亞洲:故宮南院首部曲特展》(臺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,2008),頁35-53。
李玉珉,〈大理國史新證-從石鐘山石窟與梵像卷談起〉,《民族學報》第6 輯(2008 年8 月),頁35-56。
李玉珉,〈易長觀世音像考〉,《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》,第21 期(2006 年12 月),頁67-88。
李玉珉,〈試論唐代降魔成道式裝飾佛〉,《故宮學術季刊》,第23卷第3期(2006春季),頁39-90。
■講座費用及報名辦法
報名專線|(02)8780-6122 分機 303
報名信箱|course@gloje.com 請來電或E-MAIL報名。
課程費用|每堂NT$1000,現場收費。
講座時間|2020.08.06、08.20(四) 14:00-16:30
講座地點|寶吉祥集團總公司 教育訓練教室
講座地址|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89號14樓
本講座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,因講座名額有限,依報名順序額滿為止!
主辦單位/寶吉祥集團 協辦單位/寶吉祥文史研究院